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世江表示,目前新联盟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打消海外对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和产能转移的顾虑。
公司一定会用国际最新的设计理念、最新的施工工艺、最先进的设备、最新的材料,打造成国内农光互补的标杆项目!董事长张立昕说,以光伏促农业,以农业促脱贫,迪盛四联将以此项目为契机,在推动该项目建设的同时,快速推进通用机场等配套项目的建设,把红寺堡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要地,快速形成公司的投资规模和产业链条。中国自动化集团董事局主席宣瑞国、副总裁王景华作为贵宾应邀出席。
最后,区委副书记、区长谭兴玲宣布开工令。,他指出,宁夏红寺堡迪盛四联3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正式开工,标志着四联集团在新能源投资领域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迪盛四联继上蔡500兆瓦(一期15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后,又一标杆项目。红寺堡区区委书记丁建成,区委副书记、区长谭兴玲,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马鑫,副区长李涛,区政协副主席关保智等领导,中国四联集团董事长向晓波,迪盛四联董事长张立昕等出席了开工仪式。她指出,今天的开工就是明天的财富。开工仪式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汪洋主持。
董事长张立昕致开幕词,他指出,宁夏红寺堡区迪盛四联3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作为地企合作的典范,是迪盛四联回报社会、践行精准扶贫体系的切入点,是迪盛四联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积极配合政府,以实际行动扶持三农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委副书记、区长谭兴玲在致辞中表示,宁夏红寺堡迪盛四联3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是一项名副其实的民生工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对红寺堡区农业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提高贫困人口收入、解决移民就业、带动农业观光旅游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上光学因素决定了单晶组件CTM损失要多于多晶组件。
多晶采用铸锭的方式生长,主要工艺步骤为加热,融化,长晶,退火,冷却步骤。B.采用磁控拉晶工艺或着区熔单晶工艺,减少氧含量的引入,提高单晶硅棒的品质。QE量子效率是指电池片的量子效率为太阳能电池的电荷载流子数目与照射在太阳能电池表面一定能量的光子数目的比率。2.2、实验步骤单多晶电池片分别选取10片进行LID测试;单多晶电池片分别选取5片进行量子效率(QE)测试;单多晶电池片分别选5片采用相同的焊接和封装工艺制成小型组件,并进行QE测试。
影响单晶和多晶组件CTM差异的因素主要包括2个方面,光学损耗和硼氧复合损耗。C.不同电流的电池片串联时引起的电流失配损失,由于组成组件的各电池片最大工作点电流不匹配造成的失配损失(分档,低效片混入)。
电池片封装成组件后的QE曲线可以发现在420nm处开始吸收太阳光,在350nm以内的紫外区域入射光全部被封装材料玻璃、EVA等吸收,从而导致可以产生光生电流的光子数目减少。在组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发现单晶组件和多晶组件的CTM差别比较大。3.2、B-O复合损失由表1的实验结果,不难发现单晶电池LID较多晶电池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单晶原料和多晶原料的生长环境不同所导致。本文设计实验主要针对以上两点进行实验设计,分析造成单多晶组件CTM差异性的原因。
E.B-O复合引起的电池片效率衰减,与本征衰退损失。4、结论本文简单描述了导致组件CTM损失的可能因素,重点分析了造成单晶组件和多晶组件CTM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单晶电池片的效率要高于多晶电池片,其次单晶多晶的制绒不同,多晶由于晶界分布不规则,采用酸性制绒,为各向同性腐蚀,制绒后反射率在25%左右,单晶晶界排列规则,采用碱性制绒,为各向异性腐蚀,制绒后反射率为10%左右。在组件生产工序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单晶组件CTM损失要高于多晶组件,本文主要针对单晶和多晶组件CTM的差异性进行研究,解释单多晶组件CTM不同的内在原因。
如果CTM值较低,组件的输出功率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要求,遭到客户的投诉,最终造成经济效益的损失。光学损耗产生的差异主要为单多晶电池产品的制绒工艺是不同的,反射率的差异性比较大;B-O复合损耗的差异为单多晶原料片生长工艺不同,单晶原料过程中引入的硼氧对要多于多晶原料。
3、实验结果与分析3.1、光学损失从图1中可以看出单晶电池的光谱响应QE要远远好于多晶电池片的光伏响应。坩埚缓慢下降,从而是硅锭离开加热区,多晶铸锭用的坩埚为石英陶瓷坩埚,在铸锭过程中引入的氧碳杂质较少,这样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硼氧复合就会减少,因此多晶硅电池的LID光衰值相对偏低。
1、组件CTM影响因素影响CTM的因素很多,包括:A.光学损耗:制绒绒面不同引起的光学反射、玻璃和EVA等引起的反射损失。多晶量子效率本身偏低,所以经过封装以后,多晶组件的光学增益要多于单晶组件,这样多晶组件在380nm-450nm及900nm-1200nm波段的封装损失也会少于单晶组件。减少单晶原料的衰减可以考虑一下方法,A.模仿多晶铸锭工艺生产单晶。单晶组件损失的光电流比多晶组件多,与多晶电池相比,单晶电池在紫外线区域较为出色的光谱响应被浪费掉了。但是没有更好的解决单晶组件光学损失的方法。这样不难发现在同样的封装条件下多晶电池在短波段的封装损失要少于单晶电池。
本文主要研究了导致组件CTM损失的可能因素,重点分析了造成单晶组件和多晶组件CTM差异的原因另外,可能发生故障的电池板位置的锁定及图像处理技术等,也运用了该公司此前积累的ICT(信息通信技术)知识。
日立系统(东京都品川区)在小型无人机相关展会Japan Drone 2016 (3月24日~26日举行)上,介绍了无人机用于光伏电站达成板检查的服务。采用enRoute制造的无人机(摄影:日经BP社)这是该公司利用多种机器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机器人支持服务的一环。
会把有故障迹象的电池板位置、无人机拍摄的该电池板的外观图像及热分布图像等做成报告交给客户。据称太阳能电池板的检查服务也能利用这些基地网,应对全国各地的光伏电站的委托。
该公司除了使用无人机的检查服务外,还有负责接待和引路的服务机器人、支援护理等体力劳动的作业辅助机器人等,设想开展从导入咨询、应用开发、设置直到运营维护都可全程提供支援的业务,实证试验已经开始。日立系统在日本全国拥有约300处基地网。会因场所、环境、报告内容和拍摄数据的管理方法等而变。日立系统为无人机配备数码相机和红外相机在上空拍摄,来发现和报告可能发生故障的太阳能电池板。
基本费用考虑检查一次为10万~30万日元。将500张以上图像合成的示例(摄影:日经BP社)太阳能电池板的检查,预定采用enRoute(埼玉县富士见野市)制造的无人机提供服务
在2013年的时候是制定了解决无电的三年的行动计划,这个当中我们解决270万人的用电问题,当然在这个当中是150万人是用电网延伸来解决的,最后一批人,就是梯度比较分散的,离电网比较远的独立的互用光伏电站、光伏系统来解决的,共计解决了120万人。这个基地里边没有化石能源发电,全部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正在做规划。
以下是演讲全文:梁志鹏: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中国支持太阳能发电的政策和对未来前景的一些展望。获得项目的企业按照要求必须采用达到领跑技术标准的产品,而且国家委托专业的技术机构对整个工程,从设计采购到他的建设、到最后的运行进行全过程的监测和评估,最后看是不是达到了领跑的结果。
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中国光伏发电的政策。3月21日,第九届亚洲太阳能论坛在北京正式揭幕,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2015年已经在山西的大同,在一个产煤沉陷区域,地表遭到了一定的沉降破坏,利用这个地面来建设大同的光伏基地,这个基地总的规划是3GW,它的第一期启动了1个GW,一共是15个项目,1个GW,预计今年的年中6月份、7月份全部建成。中国现在在光伏,当然也包括风电,新能源的设备制造方面,今后不止是中国制造,而且要到海外制造,到其他国家布局,特别是在亚洲其他国家应该有更多的布局,所以我们要使得中国的新能源制造更加全球化,我们下一步光伏发电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这个平台就是一个公共的光伏发电运行数据监测和评价的平台,我们在下一步还有专门的专家来介绍这个平台。建立这个平台以后,光伏发电资金的提供方他可以看到这个电站实际运行的效果,而且可以长期的来实时的看到这个数据,就能够放心的提供资金。
最后一个,推动中国新能源产品制造的国际化发展。我们在2015年的时候,多晶硅的产量达到了16.5万吨,占到全球产量的50%,我们的光伏电池组件产量超过了4300万千瓦,这个也在全球市场上占了70%,光电池组件也是重要的出口来源,出口的金额144亿美元。
这个联盟的目的,第一,搭建新能源信息交流与国际合作的一个平台;第二,推动海外投资项目金融和产业方面的合作。同时通过招标的方式启动了大规模的光伏电站的应用,当时的规模可能就是一个10兆瓦的级别,我们当时就认为是大规模,现在可能10兆瓦太少了,现在规模一般在100兆瓦大家认为是一个大项目。